劳动亮出青春底色——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开展马铃薯收获测产生产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2-05-08 13:49:56     作者:许莹竹    浏览次数: 次

为充分发挥劳动育人功能,结合西南大学第一届劳动周活动安排,202257下午,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在八号门对面的教学科研基地开展马铃薯收获测产生产劳动实践活动。活动依托《作物生产实践》课程,在学生种植的马铃薯收获之际,组织农学专业的学生对马铃薯产量进行检测,并邀请全校各学院不同专业的72名同学参与到收薯实践活动中,深入田间劳动,体验农耕文化,体会劳动乐趣,培养劳动情怀。

572点至6点,72名体验者分批次跟随农学专业学生来到试验田里,认真聆听课程任课教师赵勇马铃薯收获测产整个流程的介绍,并观摩了现场示范后,开始实践操作。烈日下,热浪在田间翻滚,同样翻滚着的还有同学高昂的热情。割茎叶、回收薄膜、统计种植密度、收挖、薯块分级、测产量,来自各院的同学深度参与其中,撸起袖子在田地间辛勤劳作,挥洒汗水,在劳动中感受丰收的喜悦,也体会农业生产的艰辛。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2020级农学专业隆平班的刘亦婷同学在收获了自己种的马铃薯后开心地表示:虽然每次锄地手上都要长水泡,的确很劳累,但是看到自己种植的白白胖胖的土豆,觉得此前起垄、改膜、浇水、施肥所花的功夫都没白费。我们平常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种植马铃薯是一次将理论付诸实践的难忘经历。

文学院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雅舒同学深有感触:作为一个文科生,像这样的亲身下田实践、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是很少,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亲身印证了汗滴禾下土的感觉,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真是一种与往常不一样的学习!此外,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的同学还捡拾了一筐割除的马铃薯茎叶带回去喂养的自己科研实验研究的茄二十八星瓢虫,将作物资源有效利用。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专业实践课程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开设的《作物生产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教学,让农学专业的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农作物生产管理技术;同时,依托课程,进行生产性劳动教育,使学生学的专业知识能够输出和灵活运用,促进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内化。通过马铃薯的种植实践,让农学专业的学生了解了马铃薯的特征特性,掌握了马铃薯种植管理技术、测产技术和产品分级等知识。对于非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此次马铃薯收获测产劳动实践,同学们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也更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文字:许莹竹 何毅

摄影:秦廷富等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agronomy@swu.edu.cn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