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Elsevier旗下知名期刊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中科院SCI期刊分区农林科学大类1区Top)在线发表了我院段美春课题组关于土地整理强度对稻田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成果。
土地整理虽然有利于提高机械生产效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障粮食安全,但是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土地整理过程中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成都平原西部对高、中、低三种整理强度下各10块半径500米的稻田景观进行整理前后(2013年 VS 2021年)的景观变化分析,同时对比不同整理强度下鸟类、蜘蛛、步甲、植物和稻飞虱多样性以及稻田NDVI值差异。高强度的土地整理措施包括林地开垦,田块的大规模合并和住宅区的迁移和集中安置等;中等整理强度景观主要进行田块合并;低整理强度的景观仅种植大户对部分相邻的小面积田块进行合并,未进行政府主导的土地整理。
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土地整理后林地、荒草地等半自然生境地的比例显著下降(从8.9%到4.4%),而田块大小均值显著增加(从1.4亩到4.2亩),蜘蛛多样性下降,稻飞虱增多,稻田生态系统的生物防治功能减弱。但在保留原有半自然生境和整体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仅进行适度田块合并的中等强度土整整理,和未进行土地整理的景观生物多样性和稻田NDVI值(用以评估水稻产量)差异不大。由于单个田块面积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机械耕作效率,因此中等强度土地整理是协调稻田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最佳策略。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杨平平和申明珠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学院段美春副教授和生命科学学院王露雨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学院张媞老师和段老师其他研究生及本科生也对本研究做出了贡献,此外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薛颖昊、陈宝雄,重庆市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卞京军、西南民族大学李朋瑶等专家也参与了部分工作。该研究得了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1218)和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1757)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kMRVcA-Irm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