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奎
发布时间2025-02-11 09:26:58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张建奎,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至今在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委员、小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烟草学会烟叶专委会专家组委员。教学方面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作物育种学、现代农业导论、作物品质分析等专业课程教学;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烟草抗病基因挖掘与抗病性改良、烟草营养高效吸收机理与品质改良、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与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0年西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专业本科毕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9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农学硕士学位;

2006年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

1994年至今,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5年,日本Fukui Prefectural University访问学者;

2016年至2025年,担任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副院长。

主持科研项目

1. 重庆市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专项重点项目,水旱生态轮作技术研究与集成应用,2021-2023

2.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重庆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关键栽培因子筛选,2011-2013

3. 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中间香型特色优质烟叶特色品种筛选与利用,2010-2013

4.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重庆烟区粮经烟复合种植生产模式研究,2023-2026

5.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渝金香1规模化开发与工业配方利用研究,2021-2023

6.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基于工业需求的烤烟品种筛选及配套研究,2020-2022

7.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利群卷烟原料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构建(示范推广),2020-2022

8.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云产卷烟原料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构建(示范推广),2020-2022

9.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基于荷花品牌需求的重庆烟叶原料定向生产技术体系研究(品种栽培),2019-2021

10.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高海拔烟区烟叶生育期调控技术集成应用研究(栽培模式),2019-2021

11.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烟叶特色品种关键栽培技术集成研究,2019-2020

12.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烟草自育烤烟新品系深化培育与示范,2017-2018

13.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烟叶特色品种养分运筹研究,2017-2018

14. 广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重点科技项目,烤烟三种田间打叶模式技术研究,2013-2015

15.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烤烟小苗移栽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2013

16.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科技项目,重庆烤烟起垄方式优化试验研究,2013

17. 重庆市烟草专卖局重点科技项目,重庆山地特色优质烤烟品种试验示范,2010-2013

18.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科技项目,奉节烤烟新品种引进示范,2010-2012

19.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营养保健型黑粒小麦籽粒色素形成机理研究,2006-2008

20.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小麦遗传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2004-2006

2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黑粒小麦的营养特性及其品质生态研究,2003-2004

22. 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项目,两系杂交小麦应用基础研究,2001-2005

23. 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新技术研制,2007-2009

主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专业认证和新农科建设的农学一流专业建设研究,2022-2024

2.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学专业核心课程金课建设研究与实践——以作物育种学为例,2019-2021

3.  重庆市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项目,农艺与种业教学案例库,2019-2021

4.  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艺与种业领域农业硕士专业课程案例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9-2021

5.  西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学分制和学业导师制下农科专业人才分类培养指导模式研究,2009-2011

6.  西南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学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12-2014

发表论文(*通讯作者;#共同第一作者)

[1]Kaiyue Yang#, Yuanyuan Huang#, Zexuan Li, Qian Zeng, Xiumei Dai, Jun Lv, Xuefeng Zong, Kexuan Deng*, Jiankui Zhang*. Overexpression of Nta-miR6155 confers resistance to Phytophthora nicotianae and regulates growth in tobaccoNicotiana tabacum 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3, 14: 1281373.IF2023=6.6

[2]Peilin Wang#, Xin Nie#, Yulu Ye#, Muhammad Ali Abid, Chengzhen LiangaRui Zhang, Yuan Wang, Yunxiao Wei , Jiankui Zhang* , Zhigang Meng*. Forskolin improves salt tolerance of Gossypium hirsutum L. by upregulationof GhLTI65. Industrial Crops & Products, 2023, 116900IF2023=5.9

[3]Shumin Zhang#, Sen Liu#, Jiankui Zhang#*, Russel J. Reiter, Ying Wang, Dan Qiu, Xiumei Luo, A. Rehman Khalid, Hanyan Wang, Li Feng, Zhenghong Lin, Maozhi Ren*. Synergistic anti-oomycete effect of melatonin with a biofungicide against oomycetic black shank disease. Journal of Pineal Research. 2018, 652: e12492. IF2018=13

[4]ZHANG Jian-Kui*, DONG Jing, ZONG Xue-Feng, YU Guo-Dong, DAI Xiu-Mei and RUAN Ren-Wu. Fertility Alternation of Thermo-Phot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TGMS) Wheat Line C412S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Ade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 Gene Expression. Acta Agron Sin, 2009, 354: 662–671

[5]Jian-kui Zhang*, Xue-feng Zong, Guo-dong Yu, Jia-na Li & Wen Zha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tohormones and male sterility in thermo-photo-sensitive genic male sterile TGMS Wheat. Euphytica, 2006, 150: 241–248IF=2.2

[6]Xiumei Dai, Yan Zhang, Xiaohong Xu, Mao Ran, Jiankui Zhang, Kexuan Deng, Guangxin Ji, Lizeng Xiao, Xue Zhou. Transcriptome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revealed the intervention of brassinosteroid in regulation of cold induced early flowering in tobacco.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3.3.31 IF2023=6.6

[7]Zeyi Deng, Zhijiang Yang, Xinyan Liu, Xiumei Dai, Jiankui Zhang, Kexuan Deng*.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C3H Zinc Finger Family in Potato Solanum tuberosum L.. Int. J.Mol. Sci, 2023, 24, 12888. IF2023=5.6

[8]Shengyan Pang#, Hongyan Zheng#, jiankui Zhang, Xiaotian Ren, Xuefeng Zong, Junjie Zou* , Lei Wang*. Function Analysis of a Maize Endo-1, 4-B-xylanase Gene ZmHSLin Response to High-Temperature Stress. Int. J.Mol. Sci, 2023, 25, 8834. IF2023=5.6

[9]Kexuan Deng#, Pan Dong#, Wanjing Wang, Li Feng, Fangjie Xiong, Kai Wang, Shumin Zhang, Shun Feng, Bangjun Wang, Jiankui Zhang, Maozhi Ren*. The TOR Pathway Is Involved in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in Arabidopsis and Potato.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 2017, 8: 784. IF2017=4.3

[10]Kexuan Deng#, Lihua Yu#, Xianzhe Zheng, Kang Zhang, Wanjing Wang, Pan Dong, Jiankui Zhang, Maozhi Ren*.Target of Rapamycin Is a Key Player for Auxin Signaling Transduction in Arabidopsis.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2016 Mar 11;7: 291. IF2016=4.3

[11]Da-Xiong Fu, Ren-Wu Ruan, Hai-Xia Wen, Yun-Ping Chen, Xue-Feng Zong, Jia-Ming Yin, Xiu-Mei Dai, Jian-Kui Zhang. Genetic Mapping of the Intergenomic Translocated "Taigu" Genic Sterility Gene Ms2. ACTA GENETICA SINICA, 2002 , 2912):1085-1094

[12]张建奎*,董静,宗学凤,余国东,戴秀梅,阮仁武.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412S的育性转换及其APRT基因的表达.作物学报,2009,(4):662-671

[13]宗学凤,张建奎*,李帮秀,余国东,石有明,王三根.小麦籽粒颜色与抗氧化作用.作物学报,2006322):237-242

[14]张建奎*,董静,余国东,宗学凤,李伯群.光照强度对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育性的影响.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1122):301-306

[15]张建奎*,董静,宗学凤,余国东,李伯群,戴秀梅,阮仁武.温光敏细胞核雄不育小麦雄性败育的细胞学观察.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3):411-418

[16]张建奎*,冯丽,何立人,余国东.温光型核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的温度敏感期和临界温度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3141):57-60

[17]董静,李梅芳,张建奎*,余国东,李伯群.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338S的育性表现及不同蘖位和花位的育性差异.麦类作物学报,2012321):7-12

[18]张亚勤,宗学凤,余国东,张建奎*.重庆温光敏核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稳定性分析.麦类作物学报,2007275):787-790

[19]张建奎*,刘刚,冯丽,何立人,余国东.温光敏细胞核雄性不育小麦C49S的育性及其适应性分析.麦类作物学报,2002222):38-41

[20]张建奎*,冯丽,罗丹,余国东,石有明,李伯群.外源化学物质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两用系C49S育性的影响.麦类作物学报,2001211):69-72

[21]张建奎*,宗学凤,王俊义,高东迎,余国东,石有明.温光敏核雄性不育小麦花药中保护酶活性的变化.麦类作物学报,2001214):26-31

[22]于春泉,阮仁武,余国东,张世平,宗学凤,张建奎*.小麦抗穗发芽种质筛选与新品系的抗穗发芽性鉴定.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24):36-40

[23]张亚勤,余国东,宗学凤,李伯群,张建奎*.重庆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10):62-67

[24]呼丽君,柴友荣*张建奎*,姚永宏.芸薹属DFR基因家族RNA干扰载体的构建.西南农业学报,2011243):1050-1055

[25]杨海燕,宗学凤,余国东,石有明,张建奎*.激素调控对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3:369-372

[26]张建奎*,宗学凤,李帮秀,易靖,余国东,石有明.杂交小麦基本苗与产量结构关系的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71),25-28

[27]张建奎*,宗学凤,李帮秀,马永甫,杜祥健.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生理效应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5):543-545

[28]李帮秀,宗学凤,张建奎*.黑粒小麦的营养特性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6):753-755

[29]张建奎*,余国东,张亚勤.温度在温光型雄不育小麦育性转换中的作用.作物杂志,1999,(4):13-15

[30]张建奎*,何立人,冯丽,管健.日长和温度对雄性核不育小麦C49S育性转换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6):518-521

[31]张建奎*,张海峰,巩桂芳.小麦种子穗发芽化学防治研究.种子,1998,(1):32-35

[32]张建奎*,何立人,李正玮,高东迎,王三根,管健,余国东,谭昌华.温光型雄不育小麦C49S育性与花药SOD活性的关系.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191):54-58

[33]张建奎*,张海峰,巩桂芳.天然提取物质防治小麦穗发芽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7,(5):73

[34]张建奎*,张海峰,巩桂芳.抗穗发芽性鉴定在小麦杂交育种中的应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3):288-292

[35]李显富,杨惠,安雪琴,王陈梓骏,戴秀梅,张建奎*.烤烟新品系狮柳烟的特征特性及SSR分子标记鉴定.农学学报,2022121):28-34

[36]张艳,李钠钾,汪代斌,余文雯,黄园园,陈鹏宇,杨石猛,李云帆,戴秀梅,张建奎*. 基追肥比例对烤烟新品种渝金香1号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211531):18-21.

[37]秦平伟,李钠钾,张艳,汪代斌,杨石猛,陈鹏宇,李云帆,戴秀梅,张建奎*. 不同施氮量水平对烤烟新品种渝金香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南方农业,20211531):22-25.

[38]汪代斌,周开燕,钟维勇,李云平,印 锋,郑旭川,王 刚,李钠钾,江厚龙,杨 超,王红锋,张建奎*.施氮量、种植密度及留叶数对重庆烟区云烟116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193212):2769-2775

[39]叶雅婧,曹建,姬广新,邹刘秀林,古乾佑,罗健,李九彬,林艳华,张建奎*.烟草重组自交系LM2HM1花芽分化对低温敏感的差异性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2018,(15):44-47

[40]林锐峰,刘丽,贾春雷,叶为民,张永华,张建奎*.打除不适用鲜烟叶对烤烟农艺性状和病害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7565):897-899

[41]周先国,向金友,杨洋,杨懿德,易蔓,饶在生,张潇娴,张建奎*.土地整理后不同肥料对植烟土壤改良效应的研究.农业科技通讯,2017,(3):137-142

[42]刘丽,贾春雷,叶为民,张永华,戴秀梅,张建奎*.不同打叶模式对烤烟单叶重和产质量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2017489):1574-1580

[43]陈婷婷,李显富,贾春雷,安雪琴,朱俊,肖立增,戴秀梅,张建奎*.云烟87突变体新品系的特征特性及其DNA指纹图谱鉴定.浙江大学学报(农学与生命科学版),2016422):179-189

[44]李茜,贾春雷,胡晨浩,朱俊,陈婷婷,肖立增,戴秀梅,张建奎*.井窖式小苗移栽方式对重庆地区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南方农业学报,2015466):991-995

[45]李显富,陈婷婷,安雪琴,贾春雷,肖立增,朱俊,戴秀梅,张建奎*.烤烟K326突变体新品系片片黄的性状表现极其DNA指纹图谱构建.西南农业学报,2015283):1300-1305

[46]卢晓延,李栋梁,关罗浩,李建峰,胡晨浩,戴秀梅,张建奎*.山区连作烟地添加有机物料对烟叶产质量和土壤改良的效应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4,(3):1190-1195

[47]关罗浩,叶为民,刘丽,戴秀梅,张建奎*.移栽期对烤烟新品种金海一号产质量的影响.西南农业学报,2014,(2):813-818

[48]杨玉玲,卢晓延,周先国,严素,戴秀梅,张建奎*.喷施含腐植酸与微量元素的叶面肥对烤烟产质量的效应.西南农业学报,20132611):1966-1970

[49]李晓霞,许安定,邬兴斌,王江洪,戴秀梅,张建奎*.重庆不同产区烤烟化学成分的比较与聚类分析.西南农业学报,2012255):1613-1619

[50]何从利,左万琦,彭友兵,徐安定,杨超,戴秀梅,张建奎*.重庆烟区烤烟品种K326的最佳栽植密度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817-821

[51]韩小渊,冉茂,许安定,杨超,戴秀梅,张建奎*.重庆山地特色优质烤烟品种筛选.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34-138

[52]卢会翔,张建奎*.新农科背景下实践育人的价值、困境与出路——以西南大学为例.高教学刊,2023921):141-144

[53]卢会翔,张建奎*.农学类本科生专业实习不同模式比较及优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4):133-137

[54]卢会翔,方凤玲,张建奎*.基于实验班的新农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512162-165

[55]张建奎*,李德谋,廖宇静,王季春.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开设作物品质分析课程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2003,(4):61-64

专利标准

[1] 张建奎,安琪,马翥骅,戴秀梅,陈婷婷,杨惠,李明方.NtHAK8基因及其用途.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 1 0508012.3;授权时间:2022.04

[2] 张建奎,马翥骅,陈婷婷,戴秀梅,安琪,郑赛.NtHAK5基因及其用途.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8 10509296.8;授权时间:2022.05

[3] 张建奎,陈婷婷,戴秀梅,曲存民,尹国英,袁洪.一种鉴定不同烟草品种的引物组、试剂盒及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10079604.4;授权时间:2018.02

[4] 张建奎,宗学凤,冯丽,戴秀梅,阮仁武.小麦生态遗传型雄性不育杂交种育性稳定性鉴定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810233231.1;授权时间:2011.03

[5] 任茂智,张蜀敏,张建奎,刘森.褪黑素抑制植物卵菌病害的新用途及新型植物卵菌杀菌剂.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710560170.9;授权时间:2020.06

[6] 阮仁武,李中安,易泽林,张建奎.一种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510140236.X;授权时间:2018.03

[7] 王若焱,张久权,张建奎.一种防治烟草青枯病的复合制剂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210190721.4;授权时间:2015.12

[8] 烟苗井窖式移栽新技术,重庆市地方标准(DB50/T 666-2015),负责人。

审定品种

[1] 小麦新品种西麦9,渝审麦20200001,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1完成人

[2] 小麦新品种西麦8,渝审麦2014001,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1完成人

[3] 小麦新品种“18ZH280”,国审麦 20230007,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研

[4] 小麦新品种西大5,渝审麦20240003,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研

[5] 小麦新品种西南26,渝审麦 20230001,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4完成人

[6] 小麦新品种西南11,渝审麦20210001,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研

[7] 烤烟新品种渝金香1,审定编号202006,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4完成人

[8] 小麦新品种西南112”,渝审麦2015001,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研

[9] 小麦新品种糯麦1,渝审麦2010003,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第3完成人

[10] 小麦新品种西南128”,渝审麦2004002,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研

教育教学成果奖

[1] 一核两翼三维四融五育——基于隆平实验班的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西南大学.2023-07

[2] 通识教育+思政育人协同目标下《世界农业》课程建设与实践.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西南大学.2023-07

[3] 基于科技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5完成人).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2-05

[4] 农科双创人才培养 3+3 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第3完成人).重庆市人民政府.2022-05

[5] 农学类专业“5+3”实践育人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西南大学.2021-03

[6]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555”教学契合体系的探索与构建.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重庆市人民政府.2017-12

[7] 农学专业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重庆市人民政府.2013-07

[8] 作物品质分析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1完成人).西南大学.2008

[9] 高等农业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3完成人).西南大学.2000

课程建设成果

[1] 作物育种学,重庆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主持(第1完成人),2023

[2] 作物育种学,重庆市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第1完成人),2018

[3] 作物育种学,重庆市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骨干(第3完成人),2020

[4] 作物育种学,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骨干(第3完成人),2022

[5] 育种学课程组,重庆市优秀基层教学组织,骨干,2023

[6] 温室设计及雾培高效生产马铃薯脱毒薯虚拟仿真实验,重庆市虚拟仿真一流课程,骨干(第2完成人),2023

[7] 作物生产实践,重庆市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骨干(第3完成人),2022

专著教材

[1] 专著《山地烟叶的生理特性与栽培调控》,第二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

[2] 专著《四川小麦》,参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3] 教材《作物学各论》,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2023年。

[4] 教材《作物品质分析原理与方法》,主编,科学出版社,农业农村部十三五规划教材,2020年。

[5] 教材《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第二主编,科学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2018年。

[6] 教材《作物品质分析》,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规划教材,2012年。

[7] 教材《作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副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规划教材,2012年。

[8] 教材《作物育种原理》,参编,科学出版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9年。

[9] 教材《植物育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2008年。

荣誉奖励

重庆市优秀科技特派员

重庆市动植物良种创新工程优秀科技工作者

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

担任班主任获重庆市普通高校先进班集体

西南大学优秀教师

西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西南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

西南大学优秀实习管理干部

西南大学实习先进工作者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指导教师

研究生招生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联系方式

E-mailjkzhang@swu.edu.cn

通信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邮编:400715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agronomy@swu.edu.cn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