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国际课程周为农生院的同学们带来了丰富的国际课程,讲授内容既有专业前沿资讯,也有丰富多彩的基础课程,全方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外籍学生也纷纷走向学院的课堂交流营,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交流。短短两周,有朋自远方来,实现了“众乐乐”。
7月18日,为期两周的全英文本科国际课程“Plant biotechnology”(植物生物技术)圆满结束,该课程由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Qiu Wenping教授面向全校本科生讲授,主要包括生物技术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和评价方式等。选课学生除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各年级本科生外,还有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与,我校电信、生物、园艺等专业学生也前来学习。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外事秘书刘志斋博士作为课程中方合作教师全程参与了教学。
为了让学生既能真正感受到活泼自由的西方课堂,又能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Qiu教授的课堂采用慢速全英文教学,还在课堂中设计了小视频、学生汇报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在本次教学中,Qiu教授实力“逼疯”学生,每天为同学们精心挑选2篇英文小短文对课堂内容加以补充,同学们对此态度也从消极怠慢到了积极自主地学习,坦言:“收获非常丰富,不仅增长了相关知识,还锻炼使用英文汇报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了自信心。”课程最后,我院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们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为大家又做了一次生动的课堂内容回顾,相信这能帮助本科生更好理解植物生物技术。
未来,“国际化”依然是学院的工作重点之一,相信随着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相关政策的陆续发布和持续实施,学院会有更多的学生选择加入到国际化的进程,从而全方位提升学院国际化农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效率。
【回音墙】
2017级隆平班杨洋:时间过得真快,两周的国际周课程即将结束。虽然坚持听下来会有些累,但是却收益匪浅。邱老师的课堂十分幽默风趣,再加上刘老师细心讲解,整个课堂气氛十分浓厚和谐。以下是这两周来我的收获和建议。
一、收获
①养成了课前预习的习惯。邱老师总会提前把第二天的课堂内容发在群里,为了赶上课堂进度,我每天还是会认真的预习第二天课程。
②阅读英文速度有所提升。每天下课后会布置两篇小短文,虽然只是找单词找句子,但是几天下来,都英文文章的速度要快很多。
③思维模式有所改变。邱老师的课堂喜欢讲为什么和怎么做。我们只是停留在是什么的角度,知道中心法则,但是不知道它是怎么提出来的。
二、建议
①课堂时间太长,不容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2017级隆平班林子涵:这一次是真的真的有学到东西。不仅是专业知识,专业相关英文术语,还有老师的思维方式,比如从基础出发很关键,;还有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要一直带些问题,不断问问题。
对于每天的paper,其实个人是很喜欢的,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只要多花时间就可以解决,所以每次读下来就很有成就感。paper的内容也很好,更加有助于我自己理解课堂。通过paper有感觉出了老师有在这短暂时间里面,想尽可能的帮助我们,给予我们能给予的全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