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政策及走向——第21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暨2020中国国际教育研讨会主题演讲
发布时间2020-11-02 10:19:10     作者:刘志斋    浏览次数: 次

毛冬敏 女士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涉外办学和监管处 处长

 

尊敬的各位与会嘉宾,各位线上的专家和代表们,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非常感谢会议主办方的信任,让我在这次国际年会中外合作办学这个版块跟大家进行交流。参加研讨会的代表们,很多都是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专家和引领者,比如接下来要发言的席酉民校长等几位专家和校长们。而我在合作办学领域呢,可以说是一位新兵。所以今天的会议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

当我很认真地思考今天研讨会的主题词的时候:疫情、国际学生流动、新机遇、新挑战,我就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今年的916号上午10点,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为了缓解疫情期间,中国境内学生面临的出国留学困境,教育部临时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持有国外高校录取通知书,但无法按计划出国的学生。

双向选择,择优录取,为出国留学生提供更多国内求学的机会。消息一经发出,就冲到了微博热搜榜的第7名,当天上午,我们处里的工作人员还陆续接到了几位陌生家长的来电,激动地向教育部表示感谢。当天下午,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主动采编并播报了相关的信息。全国19个省市的90多个中外办学机构和项目,共拿出了4000多个新增名额,参加了此次招生工作。可以说,这体现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时代担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社会高度关注,学生反馈强烈,中外合作办学扩招政策的产生背景和社会效果,恰恰是全球国际学生流动和教育交流合作面临挑战和机遇的缩影和折射。所以接下来,我想从谈困境、寻机遇和谋发展三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几点思考。

2020年,全球教育交流与合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一方面,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的秩序,人员流动遇阻,合作交流停滞,国与国之间形成了一道物理壁垒。另一方面,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较量不断加剧,各国内部秩序与治国观念激烈转型,政治互信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正常的教育交流合作举步维艰,国与国之间又仿佛建立起一道化学壁垒。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合作关系中最紧密、合作内容最深入的教育合作形式之一,在这样双重壁垒面前,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直接的挑战不言而喻,包括学生双向流动遇阻,外籍教师返华延期,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许多学校新的合作办学筹办进程严重滞后等等。间接的挑战有双方对未来合作前景产生疑虑,部分领域科研合作被迫收紧,部分国家高校与中方院校合作的申请受到限制等等。这些挑战和困难并不是合作办学所独有的,其实大家讨论得已经非常充分了,我就不再展开了。

与这些困难相比,后疫情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发展机遇也许更加值得关注。以我粗浅的观察,中外合作办学以其独有的特点,在全球疫情的洗礼下,未来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加凸显其重要的作用。而这几方面重要作用,也正是合作办学面临的重要机遇。

一是合作办学成为化解国与国之间壁垒,维系双边友好关系和人文交流的牢固纽带。在疫情初期,一些国家对中国的防疫措施提出质疑的时候,中外合作办学的师生,特别是外籍师生,积极传递正面声音,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疫情不断发展,很多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用互致慰问信、相互捐赠防疫物资等方式,表达了相互之间真诚的关怀,拉近了彼此的友谊。在学生交流遇阻的情况下,很多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中方高校,基于相互信任的校际合作关系,收留了原计划赴国外学习的留学生临时借读。这既解决了部分中国学生的实际困难,又向外方释放了积极的合作信号,传递了友好的声音。在疫情的影响下,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外友好交流的平台和窗口,这样的作用被进一步凸显出来。

二是中外合作办学成为地方和区域发展的新抓手,为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虽然疫情对地方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各地方政府反而越来越重视教育对外开放对撬动区域经济发展,打造优良外向性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出台配套举措,支持中外合作办学。全国有不少省市,纷纷提出希望支持举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意向。

去年,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举办了奠基仪式。广东省领导和香港特首高度重视,亲自出席。海南正打造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实验区,计划吸引一批国内外优质高校落地,举办合作办学。我上周刚刚陪同专家组赴广东和海南开展了机构申办的现场评议工作。地方政府对合作办学的重视程度,确实超出了我的想象。社会经济发展靠人才,城市的发展潜力取决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布局与人才供给。可以想见,在未来的几年内,中外合作办学将在聚集人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是中外合作办学成为中国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增长点,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引擎。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办学形式,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中方母体大学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生源质量和社会认可度逐年提高。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新阶段,中外合作办学努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在疫情背景下,合作办学因其扎根于中国,又与外方深度合作的特点,与其他交流合作形式相比,受到的冲击相对比较小。这也意味着合作办学在未来发挥作用的空间更大,发展的机遇也就更多。

四是中外合作办学承载社会多样化诉求,为更多优秀人才寻求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更多选择。可以说,此次疫情期间,我们举行的扩招工作,是一次把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放在社会聚光灯下,接收审视和考验的过程。虽然学生出国遇到各种阻碍,但是如果合作办学的总体质量不高、基础不牢,这次扩招政策不会取得积极正面的效果,反而可能会遭受诟病。此次扩招政策的实践结果,表明了在世界一流大学面前,中外合作办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际竞争优势,培养模式和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我想举一个例子来说,很多办学机构的扩招名额供不应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报名的学生超过了4500人,而且相当大比例都是被全球排名前50的高校录取的学生。

面对新的全球挑战,随着疫情对学生跨境流动的影响持续显现,中外合作办学所承载的社会期望值也将越来越高,对高水平学生和国际一流师资的吸引力也将越来越大。面对新挑战、新机遇,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力度。今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后疫情时代来临之际,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

1. 系牢中外人文交流新纽带,大力拓展国际合作。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合作办学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务实合作,增信释疑,推动双边和多边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与美、英、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鼓励高校整合优质资源走出去,选择优质资源引进来,共同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和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能力。

2. 服务教育对外开放新高地,助力社会经济发展。

八部委意见明确提出,将雄安新区、海南自贸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打造成教育对外开放战略新高地。中外合作办学将全力支持四个高地建设,推动四个高地教育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树立标杆和榜样。同时,对中西部地区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也将给予政策倾斜,丰富中西部地区薄弱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西部地区与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区域与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力度;支持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心枢纽;深化与东北亚、欧亚经济联盟等地区国家教育交流合作。

3. 建立合作办学发展新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1)要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以及《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修订工作。探索在特殊经济区域和教育领域适当放宽办学主体和办学模式限制。优化准入条件,加强全过程指导和监管。建立健全奖优罚劣制度。为开放办学、规范办学、高水平办学提供法治保障和依据。

2)要创新准入审批制度,改革审批模式,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中外合作办学审批体系。

3)要改革评估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制度顶层设计,完善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评价体系,逐步形成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评估闭环管理体系。

4. 助推高校内涵式发展,提质增效,增添改革新动力。

1)要鼓励强强联合,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发挥自身学科优势,与境外一流资源主动对接,打造高水平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

2)优化学科布局,鼓励高校围绕新兴、急需、紧缺、薄弱等专业学科,引进国外优质资源,建立资源对接与交流平台,使其成为高层次人才汇集的枢纽站,中外师生互联互通的窗口。

3)提升办学效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国际化师资平台,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将中外合作办学的管理理念与机制运行经验反哺中方办学者,使中外合作办学成为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助推器。

4)创新教学模式,应对疫情挑战,探索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及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在规范管理线上教学质量、教学安全的前提下,为师生营造沉浸式的线上教学科研体验。

女士们,先生们,当前全球教育国际合作交流面临着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我相信,教育国际化的方向不会改变,中国的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也不会改变。中外合作办学将牢牢把握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使命,深度关切全球性问题,主动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在危机中遇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以上就是我与大家分享的一些思考,期待着今后有机会与各位在合作办学领域进一步共同学习交流。谢谢大家。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agronomy@swu.edu.cn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