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正式发布《关于第三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公示》,我院吕典秋教授牵头申报的《作物生产实践》课程成功入选,被认定为社会实践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这是继2023年我院《作物育种学》获评第二批线上线下混合式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后,在本科课程建设领域斩获的又一标志性突破,再次彰显了学院在优质课程培育与教学改革上的实力。

近年来,学院始终将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抓手,以“打造一流课程、培育一流人才”为目标,持续加大资源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推动课程建设向更高质量、更全类型、更优结构迈进,成果丰硕且覆盖面广。截至目前,学院国家级、市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已形成“多点突破、全面开花”的良好格局:
国家级一流课程:累计2门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覆盖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类两大类别;
省级一流课程:累计14门课程成功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全面涵盖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社会实践五大课程类型,实现市级一流课程类型“全覆盖”;同时,2门课程入选重庆市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入选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示范案例。
此次《作物生产实践》课程的成功认定,既是对课程团队教学创新与实践探索的高度认可,更是学院长期深耕课程建设、坚守育人初心的生动体现。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课程内涵建设,持续探索课程育人新路径,力争培育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优质课程,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初审:梁爱敏
复审:张建奎
终审:郑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