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回信 强农报国”——本科生农学第二党支部参加全国农科学子联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暨“红色1+1+N”主题党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3 10:34:22     作者:周嘉馨 刘会兰    浏览次数: 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全体师生回信强调,弘扬优良办学传统,矢志强农报国,努力培养更多知农爱农的专业人才。10月21日下午,由中国作物学会人才培养与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质工程研究生党支部、国营仪封园艺场党支部承办,中国作物学会人才专委会各会员单位党支部协办的“共学回信 强农报国”全国农科学子联学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暨“红色 1+1+N”主题党日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党委本科生农学第二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发展对象及入党积极分子参与此次线上学习,与来自全国近40所涉农高校的师生共同感悟回信精神,凝聚强农力量。

本次活动主会场设于焦裕禄精神发源地河南兰考,旨在深化全国农科学子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理解,以 “红色 1+1+N” 模式搭建校地、校校合作桥梁,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

活动伊始,中国作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徐琴致辞,她回顾了学会在农业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技服务中的实践,强调要以回信精神为指引,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并邀请全体参会者参与 11 月在安徽举办的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共同探讨农业科技前沿问题。

随后,兰考县领导及国营仪封园艺场领导分别发言。兰考作为 “政治高地”与“红色沃土”,始终传承焦裕禄精神,而中国农业大学等涉农高校长期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期待未来与更多农科学子携手,推动乡村振兴迈向新台阶。

在领学环节,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委员陈源泉以“增强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自信心与使命感”为核心,从历史维度与战略高度解读回信精神。他指出,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视野中认识农业的重要性,从国家安全战略中强化强农报国的责任感,同时围绕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培养知农爱农专业人才” 三大要求,提出涉农高校需对标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目标,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

交流发言环节,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农学院党支部代表先后分享学习心得。各代表结合本校学科特色与实践经历,讲述了在作物育种、智慧农业、黑土地保护等领域的科研与服务故事。这些实践案例让西南大学农学二支部的参会成员深受触动,进一步坚定了“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信念。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何慧丽教授从社会学视角补充发言,她结合自身 20 余年在兰考的基层工作经历,强调 “知农爱农” 应是知农业、知农村、知农民,爱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呼吁农科学子关注城乡融合发展,挖掘乡村在生态、文化、生产中的多元价值,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活动最后,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书记张远帆作总结讲话,倡议各涉农高校启动“田间地头学回信”系列活动,将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结合,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更多农科学子投身农业强国建设。

会议结束后,党支部书记王皓老师带领农学二支部的同学们开展研讨交流并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鼓励大家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三农事业发展,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真正成为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新时代农科学子。

此次全国联学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与精神动员。未来,支部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结合支部实际,鼓励党员深入西南地区农业生产一线,在油菜育种、特色作物种植等领域开展科研与服务,将回信精神转化为 “强农报国”的实际行动,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初审:王皓

复审:薛中华

终审:郑莉佳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联系电话:+023-68251264

邮编:400715

E-mail:swuagronomy@swu.edu.cn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版权所有